钼铜合金与半导体芯片封装匹配性研究
- 详细资料
- 分类:钼的知识
- 发布于 2025年4月23日
- 作者:Shuxia
- 点击数:13

随着半导体器件向高功率、高频率和高集成度方向快速发展,芯片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日益增加,对封装材料的热管理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众多封装材料中,钼铜合金(Mo-Cu alloy)因其优异的热性能和热膨胀匹配性,成为高端功率器件与半导体芯片封装中的理想候选材料。
Mo-Cu合金是一种以钼(Mo)为增强相、铜(Cu)为连续相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兼具钼的高熔点、低热膨胀系数与铜的高导热性、高导电性。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备而成的钼铜合金,密度较低,组织致密,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节铜含量(一般为1535 wt%),从而控制热膨胀系数(CTE)在69 ×10⁻⁶/K范围内。这一数值与硅(Si,约3~4 ×10⁻⁶/K)、砷化镓(GaAs,约6 ×10⁻⁶/K)等常见半导体材料较为接近,有助于在芯片与载体之间实现热膨胀的匹配,显著降低热应力,提升器件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此外,Mo-Cu合金具备极高的热导率,一般在180~220 W/m·K之间,远高于传统的陶瓷基封装材料(如Al₂O₃或AlN)和铁镍合金(Kovar)。这使其在芯片散热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适用于IGBT、激光器、射频功率放大器等对散热要求苛刻的器件封装中。钼铜材料可以作为芯片的热沉、底板或中间热扩散层,有效将芯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系统,从而避免过热损坏。
在加工适配性方面,Mo-Cu合金也优于其他高温合金。得益于铜相的存在,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适用于CNC车削、铣削、研磨和表面镀层处理等常规工艺,能够满足高精度、复杂结构零件的制造要求,便于集成式设计与小型化器件的封装应用。
不过,钼铜合金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挑战。例如其在高温氧化环境下表面易氧化,需要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使用;同时铜的存在会导致熔点降低,限制其在极高温度环境中的长期使用。但通过进一步的材料改性(如添加Re、La等微合金元素)和表面防护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高温抗氧化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钼产品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中钨智造:cn.ctia.group |
产品详情:www.molybdenum.com.cn | 钨业新闻:www.ctia.com.cn |
电话:0592-5129595/5129696 | 钨钼百科:baike.ctia.com.cn |
邮箱: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 钼业新闻:news.molybdenum.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