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钼业市场现状

在一份“2006年~2010年中国钼贸易情况”的走势图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看到,自2006年以来,钼的出口量逐年缩减,由最初的35000吨/年跌至2009年的不足10000吨。而进口量也由2006年的不足15000吨暴增至2009年的35000吨左右。2009年,成为了中国钼贸易的转折点。然而进口量的反超并没有缓解国内过度开采的局面,从国外进口原料加工成钼铁之后,依然有部分出口到其他国家,实则是耗费了我国的环境资源成本,惠利别的国家。
 
国内目前钼的产能过剩,市场有些失控,规模企业分散、高附加值产品的缺失正是限制我国钼业发展的痼疾。近几年来,我国钼精矿产量逐年升高,2006年,钼精矿产量为9.88万吨,2007年产量已升至14.70万吨。随后,2008年、2009年产量分别为18.06、20.14万吨。目前国内钼铁方面消费大约在4万吨,但是产量远远超过实际所消耗的数量。
 
作为钢铁行业的必需品,近十年来,随着钢铁业的增长以及在多种新型合金钢中含钼量的上升,全球钼消费显著增长。但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钢铁行业全面下滑,钢铁行业需求下降导致钼精矿的价格由2008年前三季度的4034元/吨度降至2008年11月底的最低点1450元/吨度,国内钼铁价格也由2008年第一季度曾达到的29万元/吨暴跌至当年11月中旬的11.5万元/吨。直至进入2010年,钼铁内销的价格整体上才优于2009年。  
 

在“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中,资源的保护和应用成为了国家战略任务之一。一方面,自国庆节后,钢厂由于库存有限开始大量采购原料;另一方面由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落实,钼矿集中的河南省,很多矿山被关停,原料的稀缺也顺势抬高了钼价。但我国作为“资源大国”,对各种有色金属,仍难以把本该属于我们的定价权抓在手中。现在钼的定价权还是掌握在美国和欧洲国家手中。目前行业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便是企业利益诉求不同所导致的恶性竞争、不规范生产等弊端。同时,正是由于在加工运用上毫无优势可言,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钼产品我国仍依赖进口,而这种种现状限制了我国的定价话语权。总的来说,我国是钼的大国但不是强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很少,譬如优质钢材、石油行业用的钼催化剂等这类高档次钼精细化工产品还需要进口。
 

钼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molybdenum.com.cn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钨价格:http://www.chinatungsten.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钨在线”,了解每日最新钨钼价格

 

当前位置:Home 钼的知识 中国钼业市场现状